案例一:網絡欺詐
去年十月,湖南一位股民向上海證監局舉報“上海鑫諾信息咨詢有限責任公司”通過互聯網以證券咨詢手續費、保證金的名義,騙去他6萬多元錢后人間蒸發。
據該股民提供的材料和監管部門的調查,“鑫諾公司”的詐騙行為是一起較典型的網絡非法證券咨詢活動。其典型手法一是自吹自擂,漫天說謊。該公司在網站上自稱:鑫諾信息咨詢公司,簡稱《漲停風暴》,2000年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設立,2001年在上海正式開業,注冊資本1000萬元,經5次增資擴股目前注冊資本為22億元,并更名為漲停風暴有限責任公司,在全國有近50家營業網點,是中國證監會首批批準的綜合類券商之一,經證監會評審通過獲得創新試點資格,在深交所對全國126家證券公司指標排名中,2004年總資產居第8位,凈資產和凈資本均居第3位。網站上還偽造了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證書和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二是利用網絡和現代電信手段進行異地詐騙。鑫諾公司在網站上自稱經營地址為上海羅店開發區市南路087號A807,并先后提供了021-61506249、021-51870781等上海地區的電話號碼。但據調查人員暗訪,接電話者均為閩南口音,是利用了電信一號通業務,在一個上海本地號碼下面下掛了許多外地電話。
經上海證監局調查,“鑫諾信息”并未進行過工商注冊登記,也未取得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質。目前公司電話及業務人員手機均已關機、停機或注銷,固定電話由于是一號通業務,無法確定其所在地址,網址也已無法打開。經上海公安部門證實,該公司網站提供的地址根本不存在。另外,調查人員對投資者舉報信中提供的該公司3個收款賬號(為建行和工行的個人銀行卡賬號)進行查證,發現這些賬號均開立于福建省廈門市。監管部門判斷,所謂上海鑫諾信息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從事詐騙活動的平臺。
案例二:不堪忍受的“騷擾”
股民W女士日前向上海證券監管部門舉報了上海日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童鳴等人開展非法證券咨詢活動的情況。
W女士去年無意間看到證券之星網站上《面對面》節目中,有專家答問的服務,就上線向專家“童鳴老師”提了幾個問題?;卮饐栴}后,“童老師”向她推薦了http://www.rc-sh.com.cn/(日創投資金融網)的網站。于是W女士就在這個網站上留下了電話號碼。沒想到,W女士的生活從此備受騷擾。不停地有所謂業務員打電話來,要求她購買“童老師”的所謂《創富周刊》,每天的電話都是說他們的刊物如何好,如何幫助投資者盈利、減少虧損……
W女士是個蠻細心的人,請教了朋友。朋友說做證券咨詢應該要有資格。于是又上網查證,發現“童鳴”不是有資格的執業證券分析師,所謂日創公司也沒有證券咨詢資格。W女士把這兩點告訴了日創公司的業務員,拒絕了他們的服務。但業務員居然厚顏無恥地說他們是有資格的,仍然糾纏不休。
在給上海證券監管部門的投訴信中,W女士把這種騷擾比喻為一場“惡夢”,嚴重地干擾了她的日常生活。
據上海證監局調查,上海日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6月22日,注冊資本10萬元,由童鳴等三名自然人出資設立,經營范圍為投資管理、商務信息咨詢、會務服務、展覽展示服務、文化藝術交流策劃、公共關系咨詢、室內裝潢設計等。注冊地址在上海青浦。經查,日創公司和童鳴均無證券投資咨詢資格。根據舉報信提供的公司網址,調查人員找到公司相關業務電話和短信聯系號碼,均無法聯系。撥打公司工商資料上登記的聯系電話,對方告知是青浦區林業站。調查人員到公司注冊地址現場調查,發現該處不是日創公司的經營場所,也無法聯系相關管理人員。
案例三:切勿借用賬戶炒股
范某在證券市場已有十余年經歷,為了操作上的便利,他借用朋友李某的名義開立了一個資金賬戶和證券賬戶,進行股票操作,幾年下來,該賬戶資產已達二百余萬元。李某知悉這一消息后,動了私心,不顧當初借給范某用時的朋友義氣,一紙訴狀告到法院,要求對該賬戶內的資產進行確權。法院審理認為,該賬戶以李某名義開立,沒有證據證明賬戶內的財產為范某所有,按照賬戶實名制,該賬戶的財產所有權歸李某所有。范某聰明反被聰明誤,吃了個啞巴虧,無處申冤,只得吞下這個苦果。
范某借用李某名義進行投資,本身就是違法行為,造成財產損失的后果,只能說是咎由自取。根據賬戶實名制的原則,投資者必須使用自己的賬戶進行投資,并確保賬戶信息與自己的身份資料完全相符,只有這樣投資者投入賬戶的資產和產生的收益才能受到法律保護。否則一旦發生糾紛,法院只會確認名義的權利人,實際的出資人的權利無法得到保護。這就是借用他人賬戶的巨大法律風險。由于歷史上存在此類不規范行為,隨著賬戶清理工作和第三方存管工作的推進,此類不規范賬戶正在逐漸規范起來,同時,嚴禁新開此類不規范賬戶。對于廣大投資者來說,也一定不能忽視其中的風險,做到自覺防范,嚴格按照實名制的規定進行操作。
案例四:小道消息不可輕信
王某已年過五旬,看到身邊的不少親戚、朋友通過股票買賣在短期內迅速獲得財富積累后,羨慕不已,按耐不住投資沖動,在未作任何準備、嚴重缺乏投資經驗和基礎知識的情況下,在2007年4月下旬以省吃儉用積攢下的20萬元倉促入市。東打聽、西打聽,在盲目聽信他人的介紹后,雜七雜八的股票買了一大堆,部分略有小賺的根本抵充不了大部分虧損的,半年時間下來,賬面虧損已達4萬多元,距離入市之初的美好愿望相差甚遠,以至于深思恍惚、寢食難安,嚴重干擾了原本極有規律的正常生活。
營業部工作人員知曉這一情況后,主動與其交流溝通,向其介紹股票投資知識,幫助他分析虧損的原因,主要是所買入的公司基本面不佳,此外追漲殺跌頻繁操作也影響了業績。對此,工作人員建議王某多學習證券基礎知識,多從正規渠道了解市場情況,對一些小道消息不要過分相信。王某通過學習和分析,對手頭基本面良好及業績突出的股票堅定信心、長期持有,將基本面不佳的股票調整為優質公司股票。在隨后的市場調整中,王某持有的優質股票部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王某不緊感慨:投資不能聽小道消息,不能盲目亂動,自己把功課做足,做到心中有數最重要!
大量對證券市場了解很少甚至一無所知的人涌進證券市場,這部分投資者具有較大的盲目性,缺乏必要的風險意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以為炒股就是賺錢,沒有下跌的心理準備;二、對證券市場常識知之甚少,買賣股票經常是聽小道消息,操作很盲目;三、很容易追漲殺跌,頻繁操作,心態極不穩定。在此,我們提醒廣大投資者:一、投資者是一種有風險的事情。用一句眼熟能詳的話就是: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沒有只漲不跌的股市,也沒有只漲不跌的股票。證券市場有贏利的可能,也有虧損的風險。二、投資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股票買賣看起來好像很簡單,輸入幾個號碼,一分鐘就可操作完成,但要知道“功夫在詩外”,要取得好的投資業績,就要對經濟的政策形勢、公司的基本面以及技術面都進行較準確的分析,然后才能得出大致準確的判斷。那種盲目跟風炒作的做法,也許有時能夠賺錢,但其性質是賭博,必然會有吃大虧的時候。廣大投資者一定要以慎重的態度對待投資,買賣操作前把相關的功課做好做足,做到心中有數,古話說得好: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想取得較好的投資效果,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水平是最重要的。